5月8日下午,“深大講壇”第二十三講在我校圖書館南館一樓報告廳舉行。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魯迅研究會會長、博士生導師楊義為深大師生帶來“諸子是怎樣煉成的”專題講座。我校副校長李鳳亮,社科部等部院師生代表出席講壇。李鳳亮向楊義贈送“深大講壇”紀念牌。
楊義表示,經典是支撐民族文化殿堂的支柱,以其在重大知識領域的典范性、原創性,以及權威性思想支撐起民族智慧的精神空間。還原經典,就是享有經典開拓的智慧空間。那么怎樣去還原經典呢?楊義分別以老子、孔子和莊子為例,向荔園師生介紹了如何運用發生學來對先秦諸子進行闡釋。
“老子可能是母系社會的產物”
楊義開門見山地提出老子是誰的問題,著力還原對諸子本質的認識,進行“歸本”闡釋。他結合《史記?老子列傳》,特別是晉人的兩條材料,以及《道德經》中諸如“玄牝之門,是為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等話語,認為老子其實是母性崇拜思想的“發生 ”,2000多年前,老子生活的楚國邊境極有可能存在母系氏族的風俗遺存。由此,楊義提出諸子發生學研究要“文史相加”,以史學為依托,以文學規范生命,充分調動各種文化人類學研究手段,這樣才能真正還原諸子本原。
“莊子是楚莊王的后代”
“多維度透過歷史的煙塵,才能進入諸子思維的精神深處?!睏盍x認為,歷史的空白遠大于歷史的記載,所以,他用“空白哲學”解讀莊子,試圖接近莊子的本原。在對莊子祖脈的分析基礎上,楊義進而帶領我們進入《莊子》,《莊子》中有很多的故事,比如莊子鼓盆而歌,就是古時楚地的風俗,楊義娓娓道來,用這些故事佐證他的觀點。
“《論語》是曾門制造的家族神話”
楊義認為《論語》是一部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的經典,漢儒是荀子這條線下來的,而宋儒是循著孟子的。“子路等三人各言其志這段,其實不是孔子指點了曾點,而是曾點感動了孔子,孔子和曾點的關系在師友之間。”由此,楊義認為今天我們讀到的《論語》其實是曾門制造的家族神話。
以現代大國心態看待傳統文化
楊義表示,作為一個現代大國,傳統文化已經不再是對我們的壓迫,要還古人一種偉大,還現代人充分空間;應把傳統文化作為現代性對話的伙伴,在豐富的對話中加深現代性的文化底蘊,由此構建我們美輪美奐的精神家園,把古代諸子的文化智慧融入到現代智慧中。
提問環節,楊義一一耐心、細致的解答了我校師生的提問。
(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