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下午,我校在國際會議廳召開民族學生工作專題報告會,李鳳亮副校長作了題為《培養“三個意識”,走好人生道路》的專題報告。學生部負責人、相關學院分管學生工作的副書記、輔導員、學生社區管理中心輔導員、民族學生工作辦公室全體成員以及我校來自新疆的少數民族全體學生參加了報告會。
李鳳亮簡要介紹了我校承擔國家教育援疆協作計劃的基本情況后,從堅持文化多樣性與弘揚中華主流文化相協調的角度出發,結合教育部、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國家宗教事務局以及廣東省教育廳等部門的政策文件精神,講述了民族學生如何增強中華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如何接納并融入中華主流文化,重點強調民族學生要通過學習,牢固樹立正確的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宗教觀、文化觀,增強國家意識、法律意識和公民意識,增強政治堅定性、敏銳性和鑒別力。
李鳳亮結合近期我校民族學生發生的個別影響不良的案例,特別重申了國家、廣東省有關部門和學校有關規章制度及紀律要求,明確了大家在校學習生活必須遵守的法規政策及校規校紀“紅線”、“底線”規定,強調民族學生要增強對規則的認知和規則意識的養成,要把遵守規則內化成一種習慣。
李鳳亮最后指出,學校歷來重視對民族學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務工作。針對民族學生工作任務的特性,學校從教育幫扶、日常管理、關愛服務等3個層面,分解出課程替代、學業輔導等25個具體事項,準備系統性、常態化地加強民族學生工作。學校的職責和目標,就是培養并向社會、向新疆輸送一批具有國家情懷、民族團結精神、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的有志青年。學校培養出來的、未來要走向社會、返回新疆的“公民”,要有憂國憂民、艱苦創業的志向和奮發上進的志氣,要學會與人友好真誠相處,學會相互理解、包容、關愛、尊重。
據了解,本次會議是我校開展的民族學生工作系列專題報告會之一,今后學校還將根據形勢發展需要,適時開展多種形式的民族學生教育活動。
(學生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