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上午,深圳大學—香港科技大學海洋協同創新中心揭牌儀式在辦公樓201舉行。香港科技大學副校長史維一行人及我校校長李清泉、倪嘉纘院士,科學技術部、人力資源部、國際交流與合作部、研究生院、生命與海洋科學學院等相關負責人出席儀式。

李清泉說,海洋協同創新中心作為推進雙方在海洋領域合作研究與開發的平臺,其創建及發展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既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要求,也能滿足今后深圳發展海洋事業對海洋科研人員和成果的需求。深圳毗鄰港澳臺,深圳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的合作有著天然的地域優勢,在硬件與軟件上也有著極強的互補性。他強調,我校始終貫徹腳踏實地、堅持做實事的理念,學校將全力支持海洋協同創新中心的建設與發展。
李清泉、史維共同為深圳大學—香港科技大學海洋協同創新中心揭牌。李清泉向我校胡章立教授、香港科技大學錢培元教授頒發海洋協同創新中心主任的聘書。
生命與海洋科學學院院長胡章立教授向香港科技大學一行10人介紹了海洋協同創新中心的建設方案及工作設想。鑒于國家對海洋領域的十三五規劃等要求,我校依托于現有的平臺與學科,組建SZU—HKUST海洋協同創新中心,針對科學前沿問題與國家和地方的重大需求,在海洋科學與技術領域開展創新人才培養、原創性科學研究和高新技術產品的交叉學科研究。在管理體制上,SZU—HKUST按照深圳大學相對獨立科研機構進行管理,具有獨立的行政、人事、財務、科研等管理體系;在學術隊伍建設上,預計用五年的時間達到專職教師20-30人的規模。專職教師的待遇按照深圳大學高等研究院專職教師工資標準發放,采取國內外同行評議制等考核人才;在人才培養上,本科生每年招收30人,采取直接招生或在深圳大學一年級新生中進行校內二次招生,采用3+1培養模式。碩士研究生由學校分配海洋研究中心碩士招生,依托深圳大學和相關碩士授權專業進行招生,每年的招生規模為30—40人。博士研究生根據SZU—HKUST聯合培養協議,依托香港科技大學進行聯合培養,采用2+2模式,授予HKUST博士學位和深圳大學學歷證書。博士后招聘規模40—50名。在下一步工作部署中,我校將提供5000平方米的場地和3000萬元的啟動經費,并向全球招聘專職教師10—12名。與此同時,我校將著手制定聯合培養項目招生細則和首批招生計劃,發布在2016年的招生簡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