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校長李清泉一行走訪中山珠海知名高中
為增強我校和知名高中的深度合作,校長李清泉一行于5月11日分別赴中山紀念中學、珠海市第一中學,就高考招生、人才培養等方面的互助合作進行交流座談。
李清泉簡要介紹我校發展情況及辦學特色。他認為,對考生而言,選擇深大是選擇一座最具創新活力的城市、一個綜合性大學的育人環境,是選擇就業和十萬校友資源以及國際化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在人才培養戰略方面,深大以提升本科教學質量為中心,提出了精英人才培養、本科教學獎勵、創新創業教育、國際交流拓展、教學質量保障等工程。具體而言,在專業的選擇方面,學生入學后有兩次機會,同時鼓勵學生選擇雙學位和雙專業;在培養體系上,包含了重點特色實驗班精英培養、各個學院學術型培養、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等三個教學的層次,以滿足精英化與大眾化培養的不同發展需求;在創新創業教育上,有豐富的創新創意創客活動和企業資源,支持大學生創業,并為其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創業達人,取得顯著的成績。我校還自主創建UOOC聯盟,已成為教育部非常重視的在國內具有影響力的在線課程聯盟,計劃在不久的將來為中學生開放,提前修讀大學課程;在藝術和體育方面,深大均有突出的表現,獲得國內外眾多獎項,與八一女排、省乒乓球隊也有密切的聯系與合作;在國際交流方面,不斷加強與國內外高校的合作,鼓勵學生走出去,逐步實現更多的同學有第二校園的經歷;在國內率先推行學分制收費,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在與學生的交流方面,深大開展諸如校長午餐會、每月一席談、睿言提案等活動,鼓勵學生參與學校建設,增強主人翁意識。目前,深大已面向廣東省37所中學推出的合作項目主要有“深圳大學MOOC先修課程”、“優秀中學生夏令營”、“深大名師進中學”、“中學教師培訓”等,希望能夠不斷加強中學與大學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共同探討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的建設,努力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
高等研究院院長韓志超介紹高等研究院人才培養特色。高等研究院是深大新成立的一個包含本科與研究生培養、側重跨學科教學與研究的校內綜合辦學單位,借鑒國內外高校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經驗,采用中英文雙語教學,具有小規模、高水平、跨學科、重基礎、研究型、國際化、新模式的辦學特點。他介紹到,高等研究院“理工創新實驗班”的學生在前兩年不分專業,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四個領域接受培養,第三年在導師的指導下,根據興趣和特長選擇主修方向和輔修方向。除此之外,就讀的學生還能獲得本碩連讀、國際訪學和高額獎助學金等寶貴的機會。他表示,十分歡迎重點中學的學生在高考后,申請參加高等研究院的面試,獲得預錄取資格。
中山紀念中學始建于1934年,由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長子孫科秉承其父“謀建設,培人才,為富強根本”的遺愿而創辦,是廣東省首批重點中學,有著得天獨厚的文化底蘊及厚重典雅的校園環境。校長林加良介紹道,該校一直以“中山精神”為引領,以“紀中文化”為內涵,引領教師專業發展,提升學生核心素養,已經形成“中山精神﹢文化素養﹢國際視野”的育人格局,以培養具有民族情懷、國際視野以及全球競爭力的高素質紀中人為辦學目標。
珠海市第一中學創辦于1960年,是廣東省首批國家級示范性普通高中。校長韓延輝介紹道,珠海一中建校56年來,伴隨著珠海市經濟的發展而發展,目前,在招生規模擴大,生源結構變化情況下,高考一本上線率上升到63%,二本上線率上升到98%,受到了省內外的廣泛贊譽。學校有管樂、合唱、航空航天、科技創新、生命科學等46個社團,學生活動精彩紛呈,并在國際國內的各級各類比賽中頻頻獲獎。
我校副校長黎軍表示,兩所中學都有十分優美的育人環境,在辦學理念和學生素質教育方面與深大的人才培養方向相契合,希望通過高中生先修深大課程、名師進中學、優秀中學生夏令營、校友回母校宣講等方式,讓更多的中學生了解深大,進一步加強中學與深大的交流與合作。兩位中學校長林加良與韓延輝均對深大表示認可,認為深大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一直以改革創新為特色,是一所具有蓬勃朝氣的大學。十分希望未來在人才培養、體育競技、科技創新等方面與深大有更深度的交流,建立長期而有效的合作機制,讓更多的學生了解深大并選擇深大。
(宣傳部)
最新動態
- 深圳大學召開首屆文科大會 集思廣益繪制深大文科發展新藍圖
- 深圳大學機關黨委舉行迎“七一”主題黨日活動
- 埃菲·杰曼諾夫院士做客深大“大師面對面”第十三講 探索奇妙數學新世界
- ? 超火爆!超給“荔”!深大舉辦2025校園開放日 數萬人沉浸式探校
- 深圳大學舉行2025年畢業典禮 祝愿萬余畢業生:找到位置,敢“坐”敢為
- 深圳大學舉行第二屆研究生教育督導團聘任大會 助力學校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
- “深大荔枝季媒體沙龍”打造文化名片 40余家媒體沉浸式體驗科技荔園
- 深圳大學“10590·SZU畢業歌會”溫情上演
- 深圳大學2025年本科招生7060人,急需緊缺專業擴招280人
- 新華社《參考消息》2025年“進校園”活動走進深圳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