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下午,“深大講壇”第五十七講在圖書館南館報告廳舉行。美國著名當代作家、表現派畫家、南加州大學杰出教授Percival Everett (帕西瓦爾?埃弗雷特)帶來了題為《Reality and Verisimilitude (真實與逼真)》的講座。
Percival Everett教授以單詞“real”開始,通過自己作品《Percival Everett By Virgil Russell》中的兩個片段進行真實與逼真兩者的實例解讀,提出了什么是現實的問題。接著他從19世紀法國著名現實主義作家巴爾扎克和福樓拜兩人的作品特征及后期的創作進行分析,從中引出對于現實問題的探討。從當代寫作角度上來講,他認為文學作品作為一種藝術品,其中包含的真實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現實,現實中的交談與作品中想象的交談完全是不同的事情。作家的責任和使命就是創造一種虛幻,一種看起來近乎現實的逼真。Percival Everett說到,我們都生活在由文本、語詞、圖片所創造的超現實之中,其中提到很多概念,如文學作品與音樂、與繪畫的關系,真理與現實的區別。他還提出一種觀點,故事不是一份公文,不是一種紀律,而是一種虛構,所以當故事里的事實發生變化的時候,故事的結構就會發生變化。他通過反駁羅蘭?巴特提出的“作者之死”這種觀念,進一步表達了自己對于小說中虛構與現實距離的認識,正是這種虛構距離來促使作家極力創造出一種虛幻和逼真。
Percival Everett教授用美國獨白式的講座方式,通過講解自己對美國當代文學寫作的認識,將作品中深刻又具有意義的東西呈現給在座的觀眾,給學生帶來了一種全新的講座感受,并獲得大家熱烈的掌聲。講座最后,Percival Everett教授還與我校師生關于文學作品創作的方法進行了更深的交流。
(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