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下午,深大人文學院第三屆“湯一介儒學講座”暨“湯一介人文獎學金”頒獎儀式在科技樓3號報告廳舉行。此次講座的主講嘉賓為武漢大學國學院院長郭齊勇教授,獎學金頒獎嘉賓為捐資人深圳灣游艇會董事劉德竣先生,出席此次講座暨頒獎儀式的還有人文學院領導及哲學系師生100多人。
人文學院院長景海峰教授介紹了“湯一介儒學講座”和“湯一介人文獎學金”的設立過程及宗旨。為紀念我國著名哲學家、深大國學研究和哲學學科的重要奠基人湯一介先生,弘揚湯先生的學術思想,追慕先賢,激勵來學,深大人文學院與社會各方賢達聯系,于2014年11月設立了“湯一介人文獎學金”。該獎學金由深圳灣游艇會董事劉德竣先生全額捐資,截至本屆,募集獎學金共計15萬元,獎勵了30名哲學專業品學兼優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劉德竣先生在致辭中對獲獎和在座的青年學子們寄予期望,他從著名企業家馬云、馬化騰切入,說這兩匹馬是企業界的標桿、驕傲,創造了令國人欽慕的經濟成就,為國家作出重要貢獻,他希望在人文學界中能夠出現與之比肩的第三匹馬,為國家和社會在人文精神領域貢獻卓越力量。

頒獎儀式結束后,郭齊勇教授作了《王陽明的坎坷人生與思想智慧》的學術講座,圍繞“立功”、“立言”、“立德”三條主線,對陽明先生的一生及其思想成就做了較為詳細的介紹和講解。郭齊勇教授介紹說,在“立功”方面,陽明先生是“三百年事功第一人”的人物。在“立言”方面,郭齊勇教授簡略介紹了《古文觀止》所收錄的陽明先生的三篇文章,分別是《尊經閣記》、《象祠記》、《瘞旅文》,并重點介紹了陽明先生的傳世經典《傳習錄》。在“立德”方面,郭齊勇教授娓娓而談,從陽明先生青少年時期的立志成圣、庭前格竹,到中年的龍場悟道。郭教授講解道,學為圣賢是陽明巨大且持續的心靈動力,是其實現哲學突破的動源,而隨著人生歷練和學識增長,陽明先生領悟到,程朱理學所倡導的格物致知只是學為圣賢的工夫基礎,但并非于事事物物中去格,天理就在人人本有的天性之中,求天理就只應不斷發明自己的本心,而無須向外追尋,所謂“吾性自足,不假外求”。由此,郭齊勇教授接下來圍繞“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三大哲學論題闡述了陽明先生在德業方面所作出的重大成就。
(人文學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