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大講壇”第五十九講:科技創新 人文先行
來源:
發布時間:2016-10-14 00:00
點擊數: Views
10月13日下午,“科學與中國”院士專家巡講團(深圳)科普報告會暨“深大講壇”第五十九講在我校醫學部報告廳舉行。軍事醫學科學院秦伯益院士帶來題為“科技創新 人文先行”的講座。我校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陶一桃參加講座,并為秦伯益院士頒發“深大講壇”紀念牌。
秦伯益院士以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的三次重要講話為切入點,闡明了人文發展帶動科技進步這一層關系。他說科學是把雙刃劍,它既能給國家和人類社會帶來積極的促進,也能為社會發展帶來負面問題,所以科學技術運用的對錯,全在于人文。科學技術有它弊病負面的一端,這是由于對科學技術認識的不足以及人文精神的欠缺,這就需要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的聯手合作,更大程度地發揮人文精神對科學技術的導航作用,才能得以解決。
秦伯益接著談到了人的教育和人文精神素養問題。通過實證案例,他提出了從事科研活動的三種動力“心”,即好奇心、責任心和功利心,這都以人文為出發點。他認為像科學精神,探索精神、懷疑精神,批判精神,實證精神,獨立精神,源理精神這些都是屬于人文精神,都是人文科學培養的,包括科研能力,合作能力,表達能力,觀察想象能力,分析歸納能力等這些能力的培養,絕大部分也是都人文培養,是先天不具備的,所以要在后天對人的教育中破除傳統陳腐的觀念,對人文培養加以重視。
秦伯益以一位科學研究者的身份,給大家分享了人文與科學的辯證關系,結合事例內容豐富,分享結束后,在場的同學和老師同秦院士就學生自身發展,老師工作中遇到的方向困惑做了深入交流,秦院士的精彩回答博得了在場觀眾熱烈掌聲。
(宣傳部)
秦伯益院士以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的三次重要講話為切入點,闡明了人文發展帶動科技進步這一層關系。他說科學是把雙刃劍,它既能給國家和人類社會帶來積極的促進,也能為社會發展帶來負面問題,所以科學技術運用的對錯,全在于人文。科學技術有它弊病負面的一端,這是由于對科學技術認識的不足以及人文精神的欠缺,這就需要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的聯手合作,更大程度地發揮人文精神對科學技術的導航作用,才能得以解決。
秦伯益接著談到了人的教育和人文精神素養問題。通過實證案例,他提出了從事科研活動的三種動力“心”,即好奇心、責任心和功利心,這都以人文為出發點。他認為像科學精神,探索精神、懷疑精神,批判精神,實證精神,獨立精神,源理精神這些都是屬于人文精神,都是人文科學培養的,包括科研能力,合作能力,表達能力,觀察想象能力,分析歸納能力等這些能力的培養,絕大部分也是都人文培養,是先天不具備的,所以要在后天對人的教育中破除傳統陳腐的觀念,對人文培養加以重視。
秦伯益以一位科學研究者的身份,給大家分享了人文與科學的辯證關系,結合事例內容豐富,分享結束后,在場的同學和老師同秦院士就學生自身發展,老師工作中遇到的方向困惑做了深入交流,秦院士的精彩回答博得了在場觀眾熱烈掌聲。
(宣傳部)
最新動態
- 深圳大學召開首屆文科大會 集思廣益繪制深大文科發展新藍圖
- 深圳大學機關黨委舉行迎“七一”主題黨日活動
- 埃菲·杰曼諾夫院士做客深大“大師面對面”第十三講 探索奇妙數學新世界
- ? 超火爆!超給“荔”!深大舉辦2025校園開放日 數萬人沉浸式探校
- 深圳大學舉行2025年畢業典禮 祝愿萬余畢業生:找到位置,敢“坐”敢為
- 深圳大學舉行第二屆研究生教育督導團聘任大會 助力學校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
- “深大荔枝季媒體沙龍”打造文化名片 40余家媒體沉浸式體驗科技荔園
- 深圳大學“10590·SZU畢業歌會”溫情上演
- 深圳大學2025年本科招生7060人,急需緊缺專業擴招280人
- 新華社《參考消息》2025年“進校園”活動走進深圳大學
相關鏈接
讀取內容中,請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