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李清泉、副校長阮雙琛親臨高交會現場助陣
11月16日,第十八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在深圳會展中心隆重開幕。本次高交會以“創新驅動,質量引領”為主題,由“展覽、會議及論壇、相關活動、不落幕的交易會”四部分內容組成,來自9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60萬人次參會,近5000個項目與產品參展,展區面積近15萬平方米。
今年我校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秀科研成果實現了產業化。我校共有84個高科技含量的參展項目,數量為歷年最多,涉及信息技術與互聯網、生物醫藥與醫學工程、新能源與新材料環保、光機電一體化與先進裝備等多個領域,成為本屆高交會高校展區一大亮點。開幕式當天,我校展區參觀人員絡繹不絕。其中劉大響院士和錢清泉院士參觀了我校展區,并對一些展品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我校展區位于9號展館9A02展位,總面積147平方米。參展活動緊扣高交會“創新驅動,質量引領”主題,展臺搭建簡約環保,突出“特區大學、窗口大學、實驗大學”的辦學特色和“融入深圳,服務特區”的辦學宗旨。我校84個參展項目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互聯網領域32項、生物醫藥與醫學工程領域21項、新能源新材料環保領域15項,光機電一體化、先進裝備領域16項。展示項目具有創新性及應用性強的特點,展示產品涉及無人機、3D打印、新型電池材料、智能電動車、健康云、便攜式健康檢測、虛擬現實、視頻游戲及云計算等領域,不少技術是國際、國內首創,體現了深圳大學不斷增進的科研實力以及“緊靠前沿、追求創新、貼近民生、服務產業”的特點。集中展出的優秀產品有:超高效聚光太陽能系統、智能自助通關“警察”、基于半有纜技術的水下無人機項目、高濃度氫發生器,呈現實物多樣、互動性強、技術前沿等特點。
今年我校牽手美國南加州大學,為深圳腫瘤醫學再添國際強勢力量。在本屆高交會上,我校醫學部帶來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包括臨床級關節鏡沖洗液干細胞的關鍵技術研發與產業化制備、液態金屬電路智能手環、工作于狹窄冠狀動脈中的血管內超聲探頭等。另外,張東平老師帶隊自主研發的智能節能鍍膜玻璃,能利用熱光效應實現對紅外光反射率或折射率進行調節,在溫度高時,自動反射紅外進行降溫。在溫度低時,則透射紅外提高室溫,如同制作了個太陽光的智能控制器,真正實現冬暖夏涼。

當天下午,我校校長李清泉,副校長阮雙琛親臨我校展區,仔細觀摩詢問各項參展項目。
在觀看參展項目之后,李清泉在回答記者提問中說到,今年的參展項目中不乏一些技術含量很高的產品,有些項目創意很好,但還處于起步階段。參展項目得益于學校近幾年科研的快速發展,展出的成果與學校研究密切相關,體現了我校科研實力的不斷提升。學校非常重視教師和學生進行產學研合作,一方面要保持原創性的研究,另一方面也要將研究與產業運用很好地結合,未來學校還會將繼續為產學研提供大力支持。近段時間我校啟動了跨學科科研中心,深大將發揮綜合性大學優勢,在十三五期間跨學科組建12個新興產業中心,如互聯網醫療中心,機器人中心,無人機中心等,著力打造一些體現我校多學科優勢的研究。
(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