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晚,針對近日媒體報道網傳“深圳大學食堂使用地溝油”的有關情況,深圳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就該事件核查結果,在南圖書館一樓報告廳,面向學生舉行通報會。深圳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藥品安全總監單友亮、深圳市計量質量檢測研究院副院長楊萬穎、深圳市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食品檢驗檢疫技術中心主任謝麗琪、深圳市計量質量檢測研究所食品檢測所工業生物檢測中心質量體系總管鄭燕燕出席了通報會。
通報會上,單友亮通報了網傳“深大食堂使用地溝油”事件的最新調查結果。單友亮表示,深圳市食品藥監在深圳大學食堂抽檢了中糧新沙糧油工業(東莞)有限公司生產的大豆油產品共10批次,并對以上10批次樣品,依據大豆油產品的質量標準、衛生標準等相關要求指標進行了檢測,檢測結果均符合要求。單友亮指出,為排查樣品是否可能含有“地溝油”,根據衛生部有關“地溝油”篩查方法的指導意見,深圳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對樣品的“地溝油”特征指標進行了檢測,通過高場核磁檢測、質譜法檢測以及辣椒堿檢測等三種方法檢測,均未發現異常。為了更好的保障大學生食品安全,單友亮表示,“我們已經報請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對相關企業開展體系溯源核查,有關結果將及時向公眾發布。”
楊萬穎為同學們科普了地溝油檢測的相關知識。楊萬穎指出,正常的油品檢測工作包括了油品質量、衛生情況、是否屬于地溝油以及相關指標檢測等四項內容。“我們在衛生和質量方面做了32個指標,這是按照我國食用油的標準制定的,我們發現檢測的油品的脂肪酸與大豆油是非常吻合的,因此在質量和衛生方面都是沒有問題的。”楊萬穎解釋道。而在地溝油的篩查方面,楊萬穎向同學們解釋了此次采用的高場核磁檢測、質譜法檢測以及辣椒堿檢測等三種檢測方法的原理和檢測過程,“為了保證檢驗結論的嚴密性,我們本次抽檢還增加了食鹽、蛋白質、膽固醇、飽和脂肪酸含量4個“地溝油”可能相關指標的檢測,最終確證了本次抽檢油品都不是地溝油的結論。”
謝麗琪結合自己三十年的地溝油檢測工作的經驗,向同學們介紹了國內外地溝油檢測研究的現狀,“由于地溝油成分非常復雜,又都是精練出來的,所以目前沒有標準的檢測方法。” 謝麗琪認為,目前國家衛生部提出的七種檢測方法都是快篩方法,存在呈現“假陽性”的問題,因此需要經過多次的檢測工作,需要執法人員親自到原料現場采集檢測才能最終確認結論。謝麗琪對現場的同學們說,“通過我們計量局和藥監局的檢測結果來看,深大食堂的油品都是合格的,也請同學們放心食用,不需要懷疑或猜測!”
通報會上,有同學對網傳“深大食堂使用地溝油”的過程和處理方式提出質疑,藥監局的領導也耐心回答了同學們的疑問,與此同時,他們也希望同學們能夠保持理性與克制,不要輕信網傳謠言。同時表示將繼續調查處理這一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