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上午,二維材料光電科技教育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在我校國際會議廳正式啟動。

二維材料光電科技教育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的設立,是教育部指導實驗室國際化的有益探索與實踐,該實驗室強調原始性創新技術研究和開發,以開放、包容、協同、有特色為理念,創建國際化全球開放性實驗室的標志。實驗室負責人范滇元,中國工程院院士,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光電科技協同創新中心中方主任,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該實驗室落戶深圳大學,是教育部對深大近年來在二維材料學科領域發展成績的肯定,是教育部對在深大創建國際化實驗室的信心
二維材料光電科技教育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在深圳大學有固定科研人員19名,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新加坡自然科學院院士2名,亞太材料材料科學院院士1名,新加坡最高科學榮譽總統獎獲得者2名,全部具有博士學位;在站博士后60余名,研究生20余人。實驗室擁有釹玻璃高功率激光系統、高功率中紅外激光產生及放大系統、寬波段光譜測量和分析系統、微波光子技術、渦旋光通信系統、化學氣相沉積系統(管式爐CVD,PECVD)、共焦拉曼光譜系統、 Leica顯微鏡、半導體電學特性表征系統、雙粒子束濺射薄膜沉積系統等大型儀器設備40余套,100萬以上大型設備11余套,設備總值超4900萬元。覆蓋了從材料的制備、結構和光電等特性表征以及應用等研究需要,形成了一個系統完整的科研平臺和人才培養基地。近三年,實驗室共獲得科研項目和人才計劃資助近百項,總經費近億元,基本覆蓋國家基金委重大項目、重點項目、面上項目、青年項目;國家科技重大專項、863、973計劃等所有國家級課題。申請專利20余項,發表高水平科研論文500余篇。
實驗室面向國際光電科技前沿,開展協同創新,服務國家戰略需求;以二維原子晶體等新型材料的研究和開發為特色,力爭發展新一代光電器件及系統的基礎研究和應用開發。在信息電子、探測傳感、綠色能源、生物醫學等方向力爭實現若干重大科學突破,產出國際先進/領先的一流成果,實現成果轉化和產業化。
(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