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深大講壇第九十三講在深圳大學西麗校區報告廳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香港大學唐本忠教授帶來了主題為“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AIE):A Wonderland Full of Exoticism and Excitement”的講座。我校副校長徐晨為唐院士頒發了“深大講壇”紀念獎牌。


唐院士表示,在過去幾十年中,“聚集導致熒光淬滅”現象一直困擾著科學家,是發光材料發展的“阿喀琉斯之踵”。“聚集誘導發光”概念的提出從根本上解決了這一世界性科學難題,目前“聚集誘導發光”的概念已經被廣泛應用在光學器件、化學檢測、生物成像治療、室溫磷光和非傳統發光材料的研究中。“聚集誘導發光”也成為了一個由華人學者提出并引領的熱門科學領域。
報告會上,唐院士從中國古代光研究的歷史為同學們講述了發光材料的重要性,從手機的使用及改變世界的方式講述了發光二極管的應與發展。隨后他根據濃度催眠效應提出了研究中出現的問題。唐院士從一張動態圖片中,生動地展示了激發態、非輻射躍遷、AID分子聚集態三種形式,并得出了分子運動受限的情況。他又通過詳實的舉例,層層分析了我們生活周圍事物的分子結構。證明了我們生活當中的服飾、食物都是可以發光的。
唐院士對“聚集誘導發光”研究進行了展望。他認為,“聚集誘導發光”領域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還有許多未知的東西需要研究和破解。唐院士還與深大師生就“聚集誘導發光”獲得諾貝獎的可能性、腫瘤成像和治療的應用、招收弟子的標準等問題進行了探討與作答。

最后,他用“united we stand,together we shine”為引子講述了光電、生物當中的濕度檢測問題。他用十分幽默的話語、縝密的思維邏輯、詳實的例證展現了大家風范。
(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