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下午,我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會在科技樓2號報告廳召開,商務印書館有限公司總經理于殿利來我校作《文化自覺與國家競爭力》的專題報告。我校黨委書記劉洪一,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陶一桃,黨委副書記范志剛,副校長黎軍、徐晨、王暉、李永華出席。出席學習會的還有各基層黨委(支部)書記、副書記,各學院(部)班子成員,各直屬教研教輔單位、機關各部室正副職負責人。
于殿利先生擔任商務印書館有限公司總經理,同時任北京師范大學和中國傳媒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于殿利先生是著名的歷史學專家,也是著名的出版發行領域專家。他著有專著7部、譯著2部,其中《巴比倫與亞述文明》、《巴比倫法的人本觀》、《巴比倫古文化探研》、《世界古代前期文學史》等著述堪稱古巴比倫研究和亞述學的扛鼎之作。他還曾榮獲“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全國百佳出版工作者”、“中國出版政府獎優秀出版人物”等榮譽稱號;曾是中共十八大代表、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

于殿利先生圍繞“文化自覺與國家競爭力”的主題,給大家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報告。他指出,社會轉型時期,國家之爭與民族之爭日益上升為文化之爭,而文化之爭本質是話語權之爭。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存在的符號和標志,每一個公民都有責任自覺地繼承、弘揚和創新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牢固樹立文化自覺意識。
于殿利認為,沒有文化自覺就沒有文化自信,堅守文化自信是國家文化戰略的支撐。報告主要分為三部分。首先,文化是構筑民族國家的重要基石。文化構筑民族國家的思想基礎,出版構建民族國家的知識體系,出版與文化奠基民族國家的道德基礎。其次是文化自覺、自信與中國現代社會的形成。商務印書館在推進中國教育現代化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商務印書館通過編纂辭書和新式教科書的出版,開啟了中國教育現代化的進程。它在中國率先引進西學,譯介反映西方現代化思想的學術著作,成為引領國人放眼看世界的文化先鋒。商務印書館通過整理國故推動了中國傳統學術現代化,并成為最早傳播馬克思先進思想的機構之一。最后是從文化自覺到文化自信,話語權成為文化時代的重要標志。他認為文化自覺最終會上升到國家自覺,以國家戰略推進文化發展。文化自覺是建立在文化自信基礎之上。要做到文化自信就應該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崇洋媚外;既不妄自尊大,也不盲目排外。他認為知識與文化是把人類連接在一起的天然紐帶,人類在諸多壓力之下,經過長期實踐積累了生存和發展的智慧,其突出的特征就是共創共享。在命運共同體與人類秩序建立的過程中,出版物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武器。要使我們的文化真正自信起來,就必須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家知識體系,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哲學社會科學體系。

劉洪一主持本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會,并認真傾聽了于殿利先生的報告。他強調,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在全球文化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高校承擔著文化傳承、創新和文化育人的崇高使命。為此,我校于去年推出了《深圳大學文化創新發展綱要》,提出大學精神、立德樹人、師德師風等十大工程,致力于打造一所有靈魂的大學。近期,我校又啟動了2019年《文化綱要》建設項目的申報工作,持續推進各項工作的具體落實。此外,我校也將“文化引領、創新驅動、內涵發展”作為未來一段時間深圳大學發展的關鍵詞,努力建設新時代人民滿意的特區大學。深入推進《文化綱要》實施是深圳大學堅定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的具體實踐,此次學習對于推動我校文化建設工作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

報告伊始,我校與商務印書館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范志剛主持簽約儀式,商務印書館有限公司副總編輯李平與我校副校長黎軍代表雙方簽署協議。商務印書館有限公司總經理于殿利,我校黨委書記劉洪一共同見證簽約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