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刻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由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深圳大學聯合主辦,深圳大學當代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深圳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深圳大學社會科學部承辦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學術研討會于11月23日在深圳大學舉行。會議以匯聚名家、關注學術、研究問題、交流經驗為宗旨,邀請國內知名專家學者作主題發言,來自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深圳大學、清華大學、蘭州大學、北京市委黨校、光明日報社等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共同參加了研討會。我校黨委副書記范志剛參加研討會開幕式并致辭。

開幕式上,范志剛在致辭中首先對與會學者的到來表示歡迎。他說,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開辟了馬克思主義新境界,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行動綱領。在當前全國人民深入學習、貫徹執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大好形勢下,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齊聚深圳,深入探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有關問題,必將對深刻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全新的理論為指導,開啟和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代、新發展,推動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早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發揮應有的作用。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副院長金民卿表示,此次會議旨在通過深圳這個平臺將當代中國最新的發展思想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好的傳播。黨的十九大提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于這樣一個至關重要的思想,我們應該將其學懂、用通、做實。具體而言,就是要深入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淵源、科學內涵、地位與作用并將其貫徹落實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具體奮斗實踐中去。本次論壇選擇這樣一個主題,就是希望貫徹這六字箴言,讓與會專家學者直抒己見,進行思維上的火花碰撞。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黨委書記兼院長鄧純東進行主旨報告。他回顧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指導作用,重點強調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意義。他指出,此次論壇主題緊跟理論前沿并緊扣時代問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要經歷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三個歷史性階段,目前第二階段已進入尾聲,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未來30年將逐步實現國家富強。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個理論成果對應解決三個階段的歷史任務,但又不僅限于解決這些問題。作為實現中國夢第三個歷史階段提出的理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我們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是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堅持的指導思想。本次研討會必將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新的經驗和思路啟示。

開幕式后的專家發言階段,與會專家學者圍繞會議主題,分別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體系、邏輯體系、歷史條件、傳播發展、歷史地位以及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文化淵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全面從嚴治黨、改革開放40周年經驗總結等議題進行討論。經過討論,大家交流了思想、凝聚了共識,拓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的視野。與會學者一致認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新時代中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原創性戰略性的思想理論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最新成果,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作為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當代中國精神注入了新的內涵,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科學指導、行動指南和精神力量。

大會閉幕式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副主任龔云主持,并對本次會議進行總結。他表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是當前學術界的重大議題,值得學術界從多領域多角度加以研究。此次關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研討會規格高、范圍廣、學術性強,新思想新觀點迭出,相信此次會議一定會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研究推向新的高度。
(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