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由中宣部學習出版社、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深圳大學聯合舉辦的“命運的抉擇——改革開放40周年回顧與思考”第二期學習大講堂在科技樓一號報告廳舉行。中宣部學習出版社社長董俊山、副社長陳瑋,深圳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盧成燕,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理論處處長楊建等與深大師生一同參加了本次活動。廣東省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原深圳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原深圳報業集團社長吳松營,中國傳媒大學新聞發言人研究培訓中心共同主任、中國新聞智庫高級研究員王勇平,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主任、“一帶一路”研究院院長,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發展(深圳)研究院院長陶一桃,中央黨校督學組督學洪尚華四位嘉賓應邀,圍繞改革開放40周年做主題分享。本次活動還通過今日頭條、網易直播、咪咕直播等移動平臺進行直播和互動。

盧成燕在開場致辭感謝中宣部學習出版社、深圳市委宣傳部把這次大講堂放在深圳大學舉辦。他說,深圳大學自建校以來,一直伴隨深圳特區快速,是改革開放的親歷者、受益者。建校35年來,學校一直銳意改革、快速發展,不斷探索高考教育綜合改革的“深大模式”,辦學水平不斷提升,為深圳乃至全國輸送了10萬余名建設者,培養了一大批優秀校友。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深圳大學將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文化引領、創新驅動、內涵發展,著力打造高等教育發展的“深大速度”和“深大模式”;繼續弘揚“敢為天下先”的深圳特區精神,發揚“特區大學、窗口大學、實驗大學”的創新精神,堅持文化引領、創新驅動、內涵發展,努力建設新時代人民滿意的高水平特區大學。盧成燕誠摯希望通過今天的活動,同學們能夠感受中國改革開放的磅礴偉力,回顧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風雨坎坷,珍惜當下的幸福生活,堅定砥礪前行、報效祖國的決心,為偉大的祖國貢獻智慧和力量。

吳松營做了《深圳的精神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發展》的主題演講。吳松營從見證者、參與者、推動者角度出發,闡明深圳之所以在五個特區中拔地而出,迅速發展,成為改革開放最前沿、最成功的地區的主要原因,就是注重黨的建設,是追求“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促進的結果。他表示,深圳特區始終高度重視物質建設與精神文明建設,并一直遵照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理論,這是深圳特區沿著正確方向不斷發展前行的根本保證。深圳未來的發展也要繼續弘揚這種理性精神。

王勇平教授以《這個時代讓我們信心滿滿》為題,結合自己投身高鐵事業的難忘經歷,講解了中國高鐵的快速發展歷程。言語中表達出一名“鐵路人”對中國高鐵迅速發展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他表示,中國先進的高鐵技術是先進的,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創造出來的一個奇跡,是我國國力的表現。因此應當對當今這個時代、這個始終讓我們信心滿滿的好時代心懷感激。

洪向華教授做了《改革開放取得成功最根本的經驗和啟示》的主題演講。他從社會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特征、如何堅持黨的領導、如何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方面,總結了改革開放最根本的經驗和啟示。他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面貌發生了顯著的變化,正是在黨的領導核心作用下,才贏得了這樣的歷史性變革。改革開放并不是過去時,而是進行時。

陶一桃發表了題為《深圳經濟特區成功經驗及借鑒意義》的主題演講。她表示,作為中國最成功、最典型的經濟特區,在中國的改革開放史上還沒有哪一座城市能像深圳這樣發展得如此迅速。陶一桃從中國經濟特區背景、經驗、借鑒意義等方面,系統、全面、深刻地介紹了深圳的成長歷史和成功經驗。她認為,對深圳經濟特區的成功經驗及借鑒意義的總結具有重要的教育啟迪意義,為深刻認識改革開放,進一步堅定改革開放提供了理論思考和事實依據。

董俊山總結了四位嘉賓的演說并發表了題為《中國40年改革開放啟示錄》的主旨演講。帶領與會人員細致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他表示,理解領會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不能就文字解讀文字,也不能就一篇文章去領會總書記的思想。要堅持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要緊密結合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關于治國理政的系列思想論述。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要動員和激勵全國人民堅定信心跟黨走,新時代要創造新的中華民族奇跡。

第二期學習大講堂緊密圍繞“弘揚理性精神,傳遞時代聲音”展開,專家們的精彩演說,為深大師生提供了一場思想盛宴。
(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