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文化自信做有靈魂的新時代大學生——校黨委書記劉洪一開講新學期“思政第一課”
3月13日下午,校黨委書記劉洪一在圖書館南館報告廳開講新學期“思政第一課”,主題為《堅定文化自信 做有靈魂的新時代大學生》。全校200余名師生代表認真聆聽了此次講座。劉洪一從“文化”這一關鍵詞談起,講述了靈魂對于一個民族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堅定文化自信,勉勵同學們做一名有靈魂的新時代大學生。
劉洪一首先闡釋了什么是文化。他從中國甲骨文“人”、“文”、“化”三個字的演變,以及西方“文化”與“自然”兩個詞的相對性出發,闡釋了文化就是人化。他指出,文化引導人走向真善美、遠離假丑惡;人的本質是文化,文化是人類區別其它事物的本質屬性。
接著,劉洪一以猶太文化作為案例,深刻分析了靈魂對于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重要性。他表示,“族魂在,國亡可再興。族魂滅,城廓乃軀殼。”猶太民族在歷史上歷經了許多曲折和磨難,猶太人散居在世界各地,但是猶太文化具有強大的凝聚力,是猶太民族的精神紐帶和核心價值。正是由于這種強大的凝聚力,現代以色列創造了世界經濟的奇跡。因此,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對于一個國家的發展至關重要。
堅定文化自信對我國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劉洪一指出,文化自信是在我國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偉業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經濟迅猛發展,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經濟奇跡,增強了我們的自信心。但與此同時,面對國內外形勢的深刻復雜變化,我國也面臨著一系列的機遇和挑戰。他表示,要堅定文化自信,首先要確立積極的自信態度,既不自卑也不自負;其次要確立辯證歷史的思想方式。他指出,文化自信是本質性自信和根本性自信。
期間,劉洪一就“什么是文化”、“一個民族為什么不能沒有靈魂”、“怎樣堅定文化自信”等問題與同學們互動。同學們踴躍發言,表現出了對文化自信這一主題的高度關注和濃厚興趣。
如何做一名有靈魂的新時代大學生,劉洪一指出,在學校層面,學校出臺《深圳大學文化創新發展綱要》,通過開展大學精神、立德樹人、師德師風等十大工程,提升軟硬實力、實現內涵式發展,推動從“深大速度”向“深大質量”、“深大模式”的轉變,這也是我校師生文化自信的立足點和著力點。在學生層面,劉洪一鼓勵同學們要做“四有”大學生:一是做有精神力的大學生,堅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目標確定、信念堅定、心境寧定;二是做有判斷力的大學生,作為特區大學生,在是非面前要有自己理性獨立的判斷,能夠明辨是非、堅守價值、知曉善惡;三是做有創新力的大學生,利用辯證互補的東方智慧,善于化用人類文明一切優秀成果,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達到思想創新、思維方式創新;四是做有行動力的大學生,吃得苦、耐得住、扛得住。
劉洪一在講課過程中結合案例分析和數據圖表把問題具體化,旁征博引、理路清晰,讓在場師生領會了文化自信的深刻內涵,激勵了廣大師生堅定理想信念,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勇擔時代新使命。講課結束后,師生們紛紛致以熱烈的掌聲。
(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