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公示了第65批面上項目資助名單,共有3908個項目(不含軍隊系統)擬獲得資助,其中一等資助280項,二等資助3628項(含西部專項100項)。深圳大學共獲得75項,在各單位中位列第八。據悉,深圳大學獲批博士后基金項目數已經連續多次位居全國前十位。
數據顯示,本次共有3908個項目擬獲得資助,依托單位主要來自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等。多所“雙一流”建設高校均排名靠前,清華大學共獲得156項位居各單位第一,包括一等資助7項、二等資助149項;中山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分列第二、三名。而作為地方強校的深圳大學表現搶眼,共獲得75項位居各單位第八,其中一等資助7項,與位列第一的清華大學數量相同,二等資助68項。據悉,深圳大學自2016年在第60批面上項目資助名單中排名全國第10位,此后已連續6次位居全國前十。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每年可申請3-4次,面上資助是給予博士后研究人員在站期間從事自主創新研究的科研啟動或補充經費,由專家通訊評審確定資助對象,2019年資助人數約為當年進站人數的三分之一。
作為依托深圳經濟特區建設和成長的大學,深圳大學的博士后科研發展可謂“生猛”。為了規范博士后管理,為博士后研究人員提供全面支撐,深圳大學于2015年在《深圳大學博士后管理規定》的基礎上出臺一系列管理規定:成立了博士后工作領導小組,設立了博士后管理服務辦公室,掛靠人力資源部,統籌全校博士后的日常管理;設立嚴格的博士后進、出站程序及要求;學校與博士后統一簽訂聘用合同,其人事、組織關系、住房、社保、住房公積金等方面待遇均按照學校教職工同等人員標準執行。
此外,深圳大學在2016年下半年啟動了“優秀博士后人才培養計劃”,對優秀博士后實施入站獎勵,對在站期間取得優秀成果的博士后予以科研獎勵,同時制定了專門面向博士后的專業技術資格評定辦法,解決博士后職稱問題。由于深圳大學引進人才力度大、條件要求嚴、待遇保障好,吸引了越來越多高質量人才,學校提供的一系列制度保障使得博士后科研水平也隨之提高,今年第一批引進教師中有11名是校內博士后。目前,深圳大學處于高水平大學建設二期的沖刺階段,博士后科研和教師隊伍建設水平再次跑出“深大速度”。
(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