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上午,我校與俄羅斯院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Sobolev數學研究所、 A. P. Ershov信息系統研究所以及俄羅斯新西伯利亞國立大學在辦公樓201會議室簽署合作協議,同時舉行俄羅斯科學院Sergei Goncharov院士工作站揭牌儀式。我校校長李清泉,副校長徐晨,俄羅斯新西伯利亞國立大學校長Mikhail Fedoruk,俄羅斯科學院院士、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Sobolev數學研究所所長Sergei Gancharov,俄羅斯科學院院士、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A. P. Ershov信息系統研究所所長Andrew Palyanov、首席科學家Victor Selivanov,俄羅斯喀山聯邦大學統計與計算數學系主任Farid Ablaev出席會議。我校計算機與軟件學院特聘教授、大數據技術與應用研究所所長黃哲學主持會議。

李清泉首先向與會人員介紹了深圳大學的歷史。他說,上世紀八十年代,創立伊始的深圳經濟特區百廢待興,急缺各類人才,特區人高瞻遠矚,提出“創辦一所自己的大學”的規劃,深圳大學應運而生。中央、教育部和地方高度重視特區大學建設,名校援建,名師云集。深大從創立至今,培養了一批批優秀的畢業生,他們活躍在各行各業,為城市發展做出了貢獻。建校以來,深大緊隨特區,銳意改革、快速發展,秉承“自立、自律、自強”的校訓,形成了“特區大學、窗口大學、實驗大學”的辦學特色,從學士、碩士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養體系以及多層次的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體系。
徐晨向俄羅斯科學院方詢問了有關學位授予的情況,并與對方深入探討未來可能推進的兩校雙學位合作事宜。他表示,兩校加深進一步的合作,將促進兩校學子交流,拓寬學生的學習選擇面和視野。


Sergey Goncharov院士工作站以Sergey Goncharov院士為首席科學家,依托深圳大學計算機與軟件學院大數據技術與應用研究所和大數據系統計算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聯合Goncharov院士俄羅斯科學院團隊和新西伯利亞國立大學團隊,創建數學、大數據與人工智能交叉學科研究的高層次科技創新平臺,充分利用Goncharov院士及團隊的數學、統計、計算理論等領域的科研成果和豐富的研究經驗,圍繞大數據系統計算、大數據智能分析及人工智能應用等基礎理論和核心技術開展創新研究和技術攻關,力爭取得具有國際引領作用的原創性科研成果和自主創新的國際前沿技術,發表Nature和Science級別的學術論文,促進國際領先大數據科技成果問世,培養新型大數據創新型研發人才隊伍,增強深圳大學的大數據自主創新能力,使深圳大學在本領域的研究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
合作協議的簽署標志著深圳大學與俄羅斯頂級大學和科研機構的合作進入了一個新的起點。協議簽署后,協議四方將在深圳大學成立中俄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在數學、統計學、數據科學和人工智能交叉領域開展合作研究,重點研究數據科學和人工智能領域的數學和統計學問題,力爭在人工智能的數學理論和統計學原理、數據科學的統計問題和計算問題等基礎性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為原始技術創新奠定理論基礎。聯合研究中心力爭在3到5年內通過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的認定。
(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