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上午,科睿唯安2018高被引科學家頒獎會議在我校南圖書館一樓報告廳召開,來自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的7位教授入選科睿唯安“2018全球高被引科學家”。深圳大學副校長王暉,科睿唯安大中華區學術研究事業部總經理郭利,深圳大學黨政辦、科技部、人力資源部、研究生院、圖書館等相關職能部門領導、各學院負責學科建設的有關領導、相關學科帶頭人以及南方科技大學圖書館負責人等出席了頒獎儀式。

根據ESI數據庫的界定,高被引論文指近十年來被引頻次排在前1%的論文。郭利介紹,目前廣東省有16所高校的79個學科進入到了“ESI高被引”學科中,其中深圳大學有六個基礎學科,并即將有第七個學科加入,在廣東省僅次于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和暨南大學?!?018全球高被引科學家”通過對近10年(2008-2018)發表在被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收錄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領域期刊上的高被引論文進行分析,遴選出22個學科領域的高被引作者。深圳的七位入選者分別是,來自深圳大學醫學部生物醫學與工程學院的何前軍教授、光電子器件與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時玉萌教授、光電工程學院的張晗教授、光電工程學院的張文靜教授;來自南方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的梁永曄教授、機械與能源工程系的王海江教授;來自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的張大鵬教授。

王暉對深圳的獲獎者表示熱烈祝賀。他說,深圳大學從2012啟動高水平大學建設,六年多來ESI學科從無到有,到現在有六個學科進入ESI全球1%,且物理學即將成為第七個全球前1%的學科;博士點從三個到現在十個;SCI論文從300 篇左右到現在超過3000篇;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項目從最初的大約40多項到現在超過300項;科研項目經費也增加了十多倍……這些都是深大全體老師和科學家們努力的結果。隨后,他對科睿唯安在高水平大學與一流學科建設方面發揮的作用表示肯定,表示深圳大學已經開啟第二輪學科建設,接下來將在“文化引領,創新驅動”的方針下繼續夯實基礎,不斷改革,加快創新,在深圳市政府的支持下加快發展,強化人才培養機制,并與科睿唯安繼續合作,共同為深圳大學的發展而努力。

頒獎儀式結束后,科睿唯安信息服務(北京)有限公司亞太區學術研究事業部解決方案專家王琳做了“基于事實型數據的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報告,將深圳大學與國內多所知名大學的事實性數據進行比較與分析,肯定了深圳大學近些年取的成績,并預測了深大未來美好的發展前景。
(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