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深圳大學 2019 年普通本科招生計劃出爐。我校今年計劃招生人數共 6750 人,招生范圍分布在全國 28 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其中廣東省總計劃5407人。今年將新增1個招生專業:預防醫學。該專業面向廣東省招生,計劃30人。此外,我校今年首年在北京招生。

省內計劃招生5407 人
我校2019年在廣東省內總計劃 5407 人,其中本科批 4640 人,提前批 607 人,重點高校面向廣東貧困農村地區招收農村學生專項計劃 160 人(單獨招生代碼為 30590)。外省總計劃 1079 人(含新疆喀什定向招生計劃 30 人 ) ;其他類計劃 264 人,含新疆預科轉入、內地新疆高中班、外語類保送生、運動訓練專業及高水平運動隊計劃等(另有新疆少數民族雙語班計劃 51 人,不占 2019 年計劃)。
分省分專業計劃詳見深大本科招生信息網http://zs.szu.edu.cn,以當地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布的招生專業目錄為準。
總計劃增加150 人 新增 1 個招生專業
今年,我校招生總計劃增加150 人,廣東省計劃增加近 100 人。
今年我校首年在北京招生,擬定計劃15 人(理工類 9 人,文史類 6 人);該校今年新增 1 個招生專業:預防醫學,面向廣東省招生,計劃 30 人。
廣東省錄取批次分為提前本科批和本科批次;廣東省提前批錄取批次,計劃較2018 年增加 215 人,招生專業為護理學專業以及 8 個師范類專業:漢語言文學(師范)、數學與應用數學(師范)、英語(師范)、物理學(師范)、化學(師范)、生物科學(師范)、漢語國際教育(師范)、教育技術學(師范)。
廣東省以外省份(自治區、直轄市)文科類、理科類列第一批(重點批或本科批)錄取,不分文理科類的省份以該省招生專業目錄為準;
高水平運動隊和運動訓練專業面向全國招生(不含港澳臺地區);外語類保送生、體育類、藝術類、廣東專項、內地新疆高中班、新疆喀什定向及少數民族預科本科專業錄取批次按教育部及生源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確定;聯合招收華僑、港澳地區及臺灣省學生的錄取批次為本科批。
服從調劑錄取均不退檔
我校根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源情況,確定投檔比例。在實行平行志愿的省份,在我校投檔比例范圍內,對于已投檔至該校的普通文理類考生,在服從所有專業調劑、體檢合格且符合有關錄取規定的情況下,我校承諾錄取,均不退檔。
我校不設專業分數級差,沒有單科分要求,普通文理類專業錄取實行分數優先的錄取原則。
學制上,建筑學、城鄉規劃、風景園林、臨床醫學、口腔醫學、預防醫學專業為五年,其他專業為四年。
音樂表演(器樂演奏)在山西省僅招鋼琴,在黑龍江省僅招手風琴,在廣東省招鋼琴、手風琴、古箏、大提琴、小提琴、琵琶;音樂表演(流行器樂演奏)在廣東省招鋼琴(按流行鍵盤、爵士鋼琴培養)、大提琴(按爵士貝司及低音提琴培養)、薩克斯(按流行及爵士薩克斯培養)、古典吉他(按搖滾吉他、爵士吉他、電貝司培養)、打擊樂(按架子鼓、爵士鼓培養)、雙排鍵電子琴。


深圳大學十大亮點
●分層次分類因材施教,重視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深圳大學高等研究院設“理工創新實驗班”和“金融科技實驗班”(60人/班/年,二次選拔),致力于培養拔尖復合型人才,充分借鑒國際一流大學的培養、管理模式,實行高水平、小規模、跨學科、重基礎、研究型、國際化的精英培養。入讀學生第一學年可享受全額學費獎學金。
全校設約30個特色實驗班,分層分類培養特色人才。學生入校后在一定范圍內通過二次選拔,可入讀數理金融實驗班、投資科學國際接軌班、國學精英班、大數據特色班、ACCA國際會計創新班等各類特色實驗班(具體選拔辦法等以學院當年公布為準)。
●針對優秀新生制定“拔尖創新人才”培優計劃
2019年,深圳大學繼續針對優秀新生實施“拔尖創新人才”培優計劃。高考文化成績在廣東省理科8000名及以上或文科2000名及以上、外省理科約2%及以上或文科約1%及以上的新生:可獲高等研究院面試資格或特色實驗班優先預錄取資格;最高可獲新生獎學金10萬人民幣;最高可獲國際交流資助10萬美元;最高可由院士擔任學業導師;優先進入“大學生涯規劃導師全程跟蹤計劃”和高端科研實驗室;推薦進入“百強名企帶薪實習計劃”等。
相關規定詳見深大本科招生信息網http://zs.szu.edu.cn。
●實施榮譽學位制度
榮譽學位(Honors Degree)是國際高等教育的通行做法,是大學為滿足優秀學生的需求而設計的教育制度,也是給予本科學生的最高學術認可,又稱為“優等生學位”。2019年春季學期,深圳大學12個專業開始實施榮譽學位制度,包括: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生物技術、臨床醫學、核工程與核技術、物理學、會計學、金融學和土木工程。
●立足特區,放眼世界
現與全球47個國家(地區)的280所高校(機構)建立交流合作關系。建設國際銜接課程,采用“學分互認,靈活對接”方式與境外知名高校攜手開展各類人才聯合培養的學位項目;拓展公費交換生、單向派出項目、假期交流等各類海外學習項目;引入美國碩士在線課程,推動線上線下結合的1+1碩士學位項目。
年度本科交流交換生800余人次。
2018年給學生發放各類國際交流獎學金486萬余元,單項獎金高達10萬元人民幣。
●創新創業教育特色鮮明
學校著力打造創意、創新、創客、創業文化,專門開設創新研究和創業指導課程,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實踐能力。建立2000平方米的學生創業園,截至2018年底,孵化大學生創業企業307家,團隊持續創業近70%,銷售額或市值1億以上的企業5家,1000萬以上的企業近30家。同時,學校成立創業學院、創業者聯盟、學生創新發展基金,為學生創新創業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資源。
●全國就業前景最好的大學之一,區位優勢、校友資源得天獨厚
約2/3世界500強落戶深圳,學校周邊云集130余家上市公司;約93%畢業生在粵港澳大灣區就業,近90%畢業生留深工作,近20萬校友扎根特區。深圳知名校友企業包括騰訊、華強、中正、海岸集團等。
為促進畢業生更高水平就業,學校力推“500++星夢計劃”,充分利用特區優勢,攜手世界500強企業及行業領軍企業、科技新銳企業,通過協同創新、聯合培養、帶薪實習、推優錄用等合作模式,幫助學生朝著美好的職業夢想啟航。2018屆本科畢業生在世界500強企業就業的有631人,占企業就業人員的近17%。
●優勢學科/專業
六門學科進入ESI世界排名前1%行列:工程學、臨床醫學、材料科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計算機科學、化學。
國家級/省級特色專業:電子信息工程、建筑學、工商管理、金融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法學、廣告學、生物技術、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自動化。
省重點建設學科:光學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心理學、土木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理論經濟學。
計算機科學整體排名全球第162位,亞洲第33位,國內并列第10位,計算機圖形學名列亞洲第3,進入世界一流(CSRankings2016-2019區間)。
關于報考熱門專業,詳見深大本科招生網http://zs.szu.edu.cn往年錄取情況統計。
●轉專業機制人性化
學生進校后,按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的大類模式培養,大一、大二、大三均有申請轉專業機會,原專業沒有績點要求(參加轉專業考試:數學或英語+學院面試),比例約為15%。
入學后,學生可在全校范圍內跨院系自由選課。鼓勵學生修讀輔修專業、雙學位。實行學分制、彈性學制,學生修滿規定學分即可畢業,允許優秀學生提前畢業。
●豐厚獎學金,發展型資助育人體系
學校優化設置獎學金項目,突出學業、創新創業及社會精神的人才培養綜合導向;建立健全發展型資助育人體系,強化資助育人導向。2017-2018學年,學校本科生獎助學金發放總額超過5000萬元,獲獎助學生近2.2萬人次;勤工助學崗位(校本部)設置6500多個,酬金超過1600萬元,特殊困難學生生活補貼近5000人次。
●運動、生活設施國內一流
首批全國文明校園,全國十大最美校園之一。現有后海、西麗兩個校區,校園總面積2.72平方公里。
學校各類體育場館占地總面積達8萬平方米,所有運動場館均對學生開放,包括高爾夫練習場、保齡球館、壁球館、擊劍館、健身房、舞蹈、健美運動室等。
致力于為學生打造設施齊全、溫馨舒適的居家式住宿環境。校內宿舍全部配有空調,全部裝有網絡端口,全部有熱水供應,絕大多數有獨立衛生間。宿舍區配有專職輔導員和宿舍管理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