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上午,“深大講壇”第一百二十四講在我校西麗校區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開講,放射化學家、中國科學院柴之芳院士為深大師生帶了一場題為“基于大科學裝置的分析測量”的精彩講座,他深入淺出地講述了分析測量重器——同步輻射和中子散射等大科學裝置的分析能力和應用實例。
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任祥忠院長首先對柴之芳院士的來訪表示衷心的感謝和熱烈的歡迎,并在現場師生的一同見證下為柴院士頒授了“深大講壇”第124講紀念牌。

隨后,在一個多小時的報告中,柴院士以國內外核反應堆的利用率差距為背景出發,廣征博引地闡述了大科學裝置對于化學測量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著重介紹了我國同步輻射的起源、發展和應用,并生動地講述了同步輻射在環境和生物方面的國內外研究成果。柴院士還介紹了基于中子散射的化學測量法,并利用中子活化與ICP-MS結合的方法,準確測定碳納米管中金屬雜質的含量,并依此發布國際標準。這也是第一個由中國發布的納米技術領域的國際標準。報告接近尾聲時,柴之芳院士還介紹了許多同步輻射和中子散射結合使用的優秀研究成果。

整場報告以豐富的科學前沿信息贏得了滿堂喝彩。互動環節中,針對有學生提出的“如何開始學習大科學裝置的分析測量”這一問題,柴院士將自身經驗娓娓道來。他表示,萬事開頭難,首先需要我們勇敢地邁出第一步,制樣、測量,然后找專業人士慢慢學習數據分析,爭取做一個全能型人才。柴院士還鼓勵同學們多思考、多提問,多參加學術會議,多鉆研學術前沿文章,力爭從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形成自己獨特的思考模式。師生們聽得津津有味,現場掌聲不息。
(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