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舉行“經驗交流坊”(第四期)暨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會
10月18日下午,由深圳大學青年學者聯誼會和社會科學部聯合舉辦的“經驗交流坊”(第四期)暨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會在辦公樓201舉行。校長章必功校長、副校長李鳳亮,部分文科學院科研主管院長、市級以上重點研究基地負責人、校級團隊創新項目負責人等30多人參加了會議。
社會科學部主任汪永成主任做了關于組織申報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的情況匯報。獲得此次重大項目立項的學術團隊代表黃衛平教授、周志民教授分別分享和介紹了組織申報重大項目的體會和經驗。
在自由討論環節,我校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董立坤教授、印度研究中心郁龍余教授、特區經濟研究中心曹龍騏教授及法學院蔣慧玲教授等分別就重大項目申報和重點基地建設問題談了自己的看法。
李鳳亮提出三點意見。一是認真總結經驗。他回顧了我校申報高層次重大項目三年三個臺階的歷程,指出成功申報重大項目的經驗主要有:領導重視,形成氛圍;學術帶頭人與團隊骨干專家的全力投入;學術方向的長期積累、練好內功;抓住機遇,敢于申報、善于申報;加強學術網絡的聯系;加強跨學科的溝通交流等。二是要抓好已立項重大項目的開題和研究工作,爭取高質量完成課題研究任務,不辜負上級部門對我校科研力量的信任。三是希望全校文科單位以此次獲得兩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為契機,推動文科高層次項目申報再上新臺階。
章必功校長對我校獲得2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的團隊表示祝賀。他指出,在去年我校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后,今年又在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競爭中獲得歷史性突破,這是我校部分文科科研團隊在國內有一定顯示度和競爭力的重要體現,這對各文科學院、文科單位都是一個促進。他勉勵兩個學術團隊要認真組織課題研究,多出成果,更要出好成果。他指出,我校確立的以質量為導向的科研評價制度是正確的,應堅持用高質量的成果、高層次的項目為國家做貢獻,為深大爭榮譽。他表示,學校會全力支持各單位和個人做真學問,做在全國有影響的、對全國有用的學問。
(社科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