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我校在國際會議廳二樓召開第五屆學術委員會成立大會暨委員聘任儀式,標志著新的院校兩級學術委員會的正式誕生。校領導江潭瑜、章必功、陶士平、陶一桃、阮雙琛、邢鋒、李永華、李鳳亮,深圳大學第四屆、第五屆學術委員會全體成員,各學院、機關各部(室)負責人出席會議。大會由副校長李鳳亮主持。
校長章必功為牛憨笨等21名新一屆學術委員會委員頒發證書。
校黨委書記江潭瑜為第四屆學術委員會委員頒發紀念品。

第四屆學術委員會主任謝維信感謝學校對第四屆學術委員會工作的大力支持,對各位委員盡職盡責,在大力發展學術、評價學術,積極維護深圳大學學術健康發展作出的努力、貢獻表示感謝。新任學術委員會主任牛憨笨表示,本屆學術委員會一定以上一屆委員會為榜樣,盡全力做好本職工作,并希望校領導和各位專家學者給予大力支持。
章必功對第四屆學術委員會的貢獻表示肯定,對新一屆學術委員愿意承擔重任表示感謝。他指出,學術委員會是我國高等教育體制的一個重要機構,在整個辦學體統中占重要地位。深圳大學一直以來堅持以學術引領學校發展,學術委員會具有獨立性和權威性,是深大校院兩級“最高學術評審和議事機構”,學校大力支持學術委員會履行職能,在學校推進學術創新,強化內部管理的學術導向,走向現代大學制度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據了解,改組后的學術委員會與之前相比,有四個顯著特征。一是去“官”。本次新組建的院校兩級學術委員會中,實現“去行政化”,沒有一名是現任學校領導、部門領導或學院領導;二是權威。新一屆校學術學位委員會的委員,不僅全部具有教授、研究員等高級職稱,而且有多名院士,都在本學科領域具有很高學術地位、學術影響和道德聲譽的權威專家。三是開放。新組建的院校兩級學術委員會都體現了學校加強學術交流,拓展學術網絡的發展理念,委員構成體現了開放性,不僅有來自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等內地高水平大學的著名學者,還有來自香港科技大學、美國西北大學的海外著名高校的學者,體現了較高的開放性和國際性;四是強功能。根據新的章程,改組后的學術委員會將承擔學術審議、學術評議、學術指導和學術督察等四大職能,不僅要對學校或學院的學科建設和發展規劃、科研工作規劃等進行審議,對擬引進人才的學術水平、限額申報的重要人才梯隊、科研項目和科研獎勵推薦人選進行評議,而且負責學術道德建設,負責調查和評議學術糾紛和學術失范行為。
會議結束后,校領導分別與第四、第五屆學術委員會委員合影留念。第五屆學術委員隨后在國際會議廳A廳舉行第一次會議。


(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