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時節,讀書之月,荔園四處彌漫著淡淡的油墨香,深大學子沉浸在濃厚的讀書氛圍中。11月3日晚,荔園諸子講壇《經典精讀》第二場在南圖書館舉行,副校長李鳳亮教授為師生作了一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米蘭?昆德拉與中國》講座,帶領師生們走進昆德拉以及他神秘的小說世界。
李鳳亮簡要介紹了昆德拉極具傳奇色彩的文學創作道路及著作,并深入分析其作品風靡中國的原因。他認為,孕育昆德拉成長并作為他創作源泉的土地捷克,其政治制度與意識形態表征和中國相似,易引起國人的共鳴。昆德拉將性和政治這兩個熱點話題提升到一個形而上學的高度加以剖析,完成對現實社會的思考和人性的批判。再加上他勇于革新,開創了以幽默、復調為特征的小說風格,因此其作品在中國廣受歡迎。
李鳳亮圍繞昆德拉小說的題材分析道:政治與性的界限相對清楚,一個曝露在公眾視角,一個隱藏在私人情境。但是有時也互相交叉、界限模糊,因為他們的本質都是一種力量對另一種力量的支配。昆德拉的高明之處在于他將性和政治緊緊纏繞在一起,作為他通向人性和歷史的一個門徑,借以揭露人性的扭曲與荒誕并探索生命存在的意味。他也指出,許多中國作家都想涉足這兩個題材,卻往往把握不好兩者的關系,達不到思維的深度和廣度。李鳳亮最后提出要辯證地看待昆德拉的作品:一方面,昆德拉具有全面的知識結構,他的作品沿襲了小說的基本思想,處處滲透自省意識和自我批判精神。但另一方面,他也在有意識地迎合讀者的口味。
(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