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下午,歷時6天的第十三屆高交會圓滿落下帷幕。圍繞本屆高交會“促進國際創新合作,加快發展方式轉變”主題,我校精心組織了59項優秀科技成果參展,參展項目涉及自然科學類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化工等類別。今年我校參展項目仍然保持了“注重創新、緊靠前沿”的特色和優勢;與往屆相比,項目更加注重貼近民生,30多個項目涉及民生問題。尤其是借力高交會這一大平臺,我校科技成果加速產出和轉化,首次實物展出了一批新近研發的科技成果。都柏林大學、首爾創業學校等均表達了與我校合作的強烈意愿。據不完全統計,本屆高交會,我校成果轉化正式或意向簽約金額達6600余萬元。
展會期間,我校已與深圳華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化學與化工學院羅仲寬教授的科技成果“納米生物相容性人工角膜”達成技術合作意向,前期委托研發投入經費為200萬至300萬元,待完成人工角膜的生物材料研發和臨床前研究后,擬投資總額為約2500萬元;與深圳市博爾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光電工程學院邵永紅副教授的科技成果“SPR生化分析儀”達成合作協議,合同經費為1000萬元;與深圳市普順科技有限公司就機電與控制工程學院曹廣忠教授的科技成果“遠程接地電阻測試系統”達成合作協議,合同經費為500萬元;與深圳鍵橋通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就信息工程學院黃建軍教授的科技成果“在線式紅外成像測溫系統”達成合作協議,合同經費為300萬元。
展會期間,我校展區得到了電視臺、報紙、網站、電臺等媒體和專業觀眾的廣泛關注和好評。高交會官方網、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深圳特區報》、《晶報》、《深圳商報》、深圳新聞網、深圳都市頻道第一現場、898廣播電臺、和訊科技網、《蛇口消息報》、杭州合立機械有限公司官方網站等媒介對我校參展高交會總體情況、“納米生物相容性人工角膜”項目合作簽約儀式和個人便攜式數控機床、真實感人臉三維相機、無線體溫計、智能手機的遠程家庭監控應用和KTV點歌與管理系統等項目進行了報道。上海諾進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德國德能熱源技術(中國)有限公司、水源(香港)有限公司、韓國BoSung(YuPung)公司、首爾創業學校等專業機構的嘉賓紛紛到我校展區了解相關科技成果。
借力高交會,我校科技成果得以加速產出和轉化,高交會已成為我校科技成果轉化和“加速器”;同時,高交會也成為社會了解我校,展示我校科研實力和創新能力的舞臺,更是樹立我校形象、提高我校社會顯示度和知名度的良好窗口。
(科學技術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