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第三屆深圳先進科學與技術國際會議(3rd SICAST)在我校圖書館南館一樓報告廳開幕。美國、德國、英國、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國的國際太赫茲領域的頂級科學家和中科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中國電子學會、TCL通訊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的領導、專家。開幕儀式由美國能源部主管基礎研究科學家T V George和深圳大學謝維信教授共同主持。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學者劉盛綱教授致開幕詞。

本次太赫茲學術研討會由中國科學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聯合主辦,于11月22日-26日在深圳大學召開,是目前我國太赫茲研究水平最高的國際系列研討會。這不僅促進我國太赫茲技術領域的國際交流,增強深圳市在國際科學技術領域的影響,同時也對我國太赫茲技術及其相關領域的發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本次會議既邀請了來自美國、德國、英國、日本、韓國、俄羅斯和中國等國的20多位國際太赫茲領域的頂級科學家舉行15個大會特邀報告,同時還邀請了該領域部分中國青年科學家參加本次會議并作大會報告。會議報告的領域包括:太赫茲光子學,亞太赫茲準光子學,太赫茲波的發射與檢測,可調太赫茲波源,生物醫學太赫茲成像,超快量子光子學,太赫茲電子旋共振,太赫茲真空器件,高功率太赫茲波產生,太赫茲回旋管,太赫茲等離子和metamaterial,太赫茲通訊的未來,以及太赫茲和毫米波成像等。

深圳先進科學與技術國際會議(SICAST)是由我國著名太赫茲領域科學家劉盛綱院士等16位兩院院士共同倡議并創辦的國際科學系列會議,其主題是研究太赫茲科學與技術。SICAST國際系列學術會議的國際委員會委員由來自美國、英國、德國、俄羅斯、日本、韓國和中國等7個國家的28位太赫茲領域頂尖科學家組成。成員包括:美國能源部核聚變項目研究負責人、物理科學家T. V. George博士,英國ESSEX 大學教授、英國皇家物理學會K. J. Button獎委員會主席Terry Parker教授,德國國家物理研究中心技術物理研究所所長、K. J. Button獎獲獎者M. Thumm教授,俄國國家科學院應用物理研究所電子回旋脈塞發明人之一、K. J. Button獎獲獎者M. Petelin教授,現任國際紅外毫米波太赫茲會議大會主席來自美國CIT大學的P.H.Siegel博士等國際科學家,以及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的12位院士等領域的重要科學家。
(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