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下午,“深大講壇”開講儀式暨兩院院士李德仁報告會在我校圖書館南館一樓報告廳舉行。武漢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李德仁為廣大師生帶來“深大講壇”的首場講座——《論智慧城市》。校長李清泉,各部門和學院相關領導以及廣大師生出席開講儀式。
“深大講壇”是我校為濃郁校園文化氛圍,營造人文校園、學術校園、創新校園而設立的高層次、綜合型、連續性的學術講座平臺。它由學校統一組織策劃,科學技術部、社會科學部負責具體承辦,旨在“傳播學術新知、領略名家風范、弘揚博雅精神、啟迪人生智慧”,將定期邀請國內外各學科、各領域知名專家學者登壇演講,向師生們介紹最新學術研究進展,分享人文思想精華。

李清泉為“深大講壇”開講致辭。他說,“深大講壇”的開講,是一個意義深遠、值得銘記的開始。學術研究和文化傳承是現代大學的重要使命,蔡元培先生曾經提出:“大學當以研究高深學問為宗旨。”離開學術,大學將不復為大學。一所好的大學必定有濃郁的學術氛圍,廣大師生尊崇學術、熱愛學術、積極參與學術研究和學術活動。而這也正是設立“深大講壇”的初衷。“深大講壇”的開設,將讓師生們見到更多各領域的優秀人士、科學家、思想家、文學家等等,領略名師大家風范。李清泉引用清華大學老校長梅貽琦一句名言:“大學之大,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他希望通過“深大講壇”這個講座平臺,邀請國內外著名的專家、學者到深大,分享前沿的學術成果、科技進展和人文思想精粹。通過這樣的學術交流活動,不僅給學校的科學研究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而且有利于整個校園文化氛圍、精神傳統的凝聚和學校學風的優化。他熱切期盼青年學子積極地參與到這個講壇活動中,走進知識的殿堂,了解學術的前沿,培養對學術的興趣,擴大學術的視野;同時通過日積月累的耳濡目染,在思想的交流碰撞中,啟迪理性與人文的智慧,提高獨立思考的能力,形成自己的人生信念和健全的人格。
隨后,李德仁院士為廣大師生帶來“深大講壇”的首場講座——《論智慧城市》。李德仁首先介紹從數字城市發展到智慧城市的趨勢,并提出在數字城市的基礎上有機地融合物聯網和云計算技術的智慧城市概念。他指出,智慧城市是在數字城市的基礎上,通過物聯網將現實世界與虛擬數字世界進行有效的融合,建立一個可視、可量測、可感知、可控制的智能化城市管理與運營機制,以感知現實世界中人和物的各種狀態和變化,并由云計算中心完成其海量和復雜的計算與控制,為城市管理和公眾提供各種智能化的服務。簡而言之,智慧城市就是數字城市、物聯網與云計算三者的結合體,它是智慧地球的重要組成部分。他重點介紹智慧城市的特征以及相關關鍵技術。智慧城市的特征主要有:建立在數字城市的基礎框架上、包含物聯網與云技術、面向應用與服務、與現實城市融為一體以及能實現自主組網和自維護等。智慧城市的相關關鍵技術包括:天空地一體化的空間信息快速獲取技術、海量空間數據調度與管理技術、空間信息可視化技術、視頻GIS技術、室內外一體化手機導航定位技術、空間信息分析與挖掘技術、網絡服務技術、物聯網技術、位置云和遙感云技術等。他還針對我國國情和城市發展的需要,詳細地介紹當前智慧城市建設中可開展的相關應用,包括:智慧國土規劃、智慧社會綜合管理與服務、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家居、智慧個人應用、智慧安防、智慧應急、戶外流媒體和智慧養老等。


講座提問環節上,同學們紛紛就物聯網技術、云計算技術、智慧安防、智慧家居等問題與李德仁教授進行深入的互動交流。
報告會結束后,李清泉代表深大向李德仁贈送紀念牌和鮮花。
(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