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下午,“深大講壇”系列講座第十二講在我校圖書館南館一樓報告廳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涂傳詒、中國工程院院士郝吉明、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全興三位院士走進深大講壇進行聯合宣講。校長李清泉出席宣講會。
郝吉明作題為《科學應對區域性復合型大氣污染》的主題演講。郝吉明以倫敦與洛杉磯的煙霧事件為例,指出了治理霧霾現象的艱巨性以及重要性。郝吉明系統地分析和解釋了導致霧霾天氣產生的原因。他認為,國際檢測體制下所呈現的重度空氣污染現象,需要得到國家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郝吉明呼吁建立有效的空氣質量監督法律機制以及監督體系采納西方空氣監督標準,并通過調整國家能源結構、改革國家工業機制、不斷推進區域節能減排等方式,逐步實現中國空氣質量水平的提高。
張全興作題為《白色污染危機下的環境友好材料的開發》的主題演講。張全興以白色污染嚴重威脅國家發展和人類生存環境的客觀事實為例,指出了對“白色污染”進行有效治理的重要性。張全興呼吁組建一個由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組成的協同創新聯盟,建設產學研結合的國家級生態友好材料研發及成果快速產業化示范基地,為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共同做作應有貢獻。
涂傳詒作題為《高等學校科學技術學術規范指南》的學風宣講。涂傳詒在學術規范的相關規定中,對“引用”、“注釋”、“參考文獻”、“綜述”、“編”和“著”等文獻書寫元素進行了詳細定義。而在學術不端行為的界定中,涂傳詒則對抄襲和剽竊、偽造和篡改、一稿多投和重復發表等學術不端行為進行了詳細定義。在定義之后,涂傳詒還對不同的學術不端行為進行了案例分析。
宣講會結束后,李清泉為三位院士頒發深大講壇紀念杯。
(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