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下午,“深大講壇”第二十二講在我校圖書館南館一樓報告廳舉行。著名能源與環境專家、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勇為深大師生帶來題為“變廢為寶,化腐朽為神奇”的講座。我校副校長徐晨,倪嘉纘院士及陳國良院士出席講壇。徐晨向陳勇贈送“深大講壇”紀念牌。
作為致力于研究發展“城鎮礦山”事業的專家,陳勇院士指出,由生產生活過程排出的可再生利用的廢物被稱為“城鎮礦山”。他圍繞我國經濟發展與環境問題、“城鎮礦山”提出的背景和內涵、開發“城鎮礦山”重在創新、學科交叉融合支撐“城鎮礦山”利用技術等四個方面,圖文并茂、詳細生動地講述了我國環境發展的創新理念和舉措,強調發展“城鎮礦山”是解決環境問題的重要抓手之一。他笑談:“每回收1噸廢鋼鐵可煉鋼0.9噸,比用礦石冶煉節約成本47%,減少空氣污染75%,降低水污染97%。”
陳勇院士認為,加強對“城鎮礦山”的科技創新,挖掘“城鎮礦山”資源,重點在于“觀念創新——廢物是資源,資源要利用;模式創新——市場主導,政府監管,全民參與;技術創新——理論創新,技術創新,集成創新”,基本思路為“就地就物,分級分步,掘盡其能,用盡其物”。講座中,陳勇還以其拍攝的各種圖片,展示了能量元素微生物發電、農林廢物氣化聯合循環發電工程、工業廢液渣制燃料乙醇工程、城市污泥制生物肥技術、營養元素制生物飼料、無機元素轉化制建筑材料等我國自主創新的環境發展技術。
陳勇院士特別提出,解決環境問題急需技術和人才,學科的交叉融合對“城鎮礦山”利用的支撐作用以及大學的教育體制和方法要適應當今社會對綜合型人才的需求。并寄語深大學子要繼續秉持創新精神的良好傳統。
(宣傳部)